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高清大图】全国少数民族会演湘西选送舞台剧《凤凰》 盛装亮相

2016-09-02 全国少数民族会演 花垣视窗


9月1日晚,由湖南省代表团选送、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凤凰》盛装亮相国家话剧院剧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等与近千名观众一同欣赏了这出精彩的民族舞剧。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精湛的歌舞表演、华丽大气的服饰道具,塑造着一个民族筚路蓝缕走向永生的传奇,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 《凤凰》精彩剧照(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凤凰》的剧情来源于湘西苗族神话故事。全剧共分为六个篇章:序《凤还巢》;第一章《天地生》;第二章《原野歌》;第三章《凤求凰》;第四章《大涅槃》;尾声《太阳祭》。《凤凰》的剧情来源于湘西苗族神话故事:巍巍的武陵山下,美丽的凤凰守护着勤劳善良的苗族先民们耕樵渔猎、踏歌而行。一天,凤凰受到召唤即将返回天国,临行时诞下了女儿雅诺接替自己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雅诺的诞生为部落带来了光明,也引起了黑暗之神的恐慌。黑暗之神多次欲图加害雅诺,均被族人击退,为此,老族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凤凰成年后,与老族长之子蒙卡真心相爱,黑暗之神屡次破坏不成,大开杀戒,雅诺为了保护族人,义无反顾投身火海,浴火涅槃的凤凰驱散了黑暗,永远护佑着美丽的湘西。

作品的时间设定为苗族自黄河流域迁徙至武陵山区的初期,作品采用双线结构,主线是雅诺美丽而又悲壮的一生,副线是湘西民族的发展历程。作品所反映的苗族发展历程和民族兴衰主题,折射了湘西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核。《凤凰》在舞蹈设计上,既撷取了湘西苗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精粹,又融合了现代舞蹈艺术的精华。剧中,湘西苗族的接龙舞、鼓舞、绺巾舞、手诀舞等十余种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根据剧情的需要,一一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凤凰》的音乐融合了湘西苗族的祭祀曲调、喊山号子、苗唢呐,苗族叭谷调、苗歌高腔、苗歌水腔、巴代激腔等湘西苗族原生态音乐元素,配以交响乐的宏大气场和强烈穿透力,交织成充满震撼力的音场效果。在服装设计上,《凤凰》广泛容纳了湘西苗族服饰所包含的银饰、刺绣、印染等诸多优秀的传统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制作材料、花式变化等进行了改良。一方面,设计师使用了浓墨重彩的色调、大胆奔放的造型以及放大的民族元素,使湘西苗族的服饰以一种宏大而庄重的形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剧中大量使用了湘西苗族的原生态服装款式,为观众直观地了解湘西苗族的民族服饰打开了一扇有益的窗口。


△ 《凤凰》精彩剧照(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自从2014年有了创作《凤凰》的想法后,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就着手组建创作和演出班底。为挖掘湘西苗族文化,主创团队多次深入苗族聚居地采风,收集整理苗族村寨的文化元素。”


△ 《凤凰》精彩剧照(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据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团长刘国锋介绍,湘西州有凤凰彩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鼓舞、苗族医药等2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都可以被很好地用于舞剧编排,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湘西还有凤凰县、凤凰山,以及凤凰姑娘的美丽传说,苗族本身就以凤凰为图腾,人们对凤凰充满了敬仰和敬畏之心……这些对于编创《凤凰》来说,他们占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 《凤凰》精彩剧照(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据总导演卢睿介绍,《凤凰》剧情的时间设定为苗族自黄河流域迁徙至武陵山区的初期,传递的是一种民族大爱和新生的力量。“虽然舞剧并不长于叙事,但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正能量。”卢睿说。

△ 《凤凰》精彩剧照(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将凤凰从虚无的存在,塑造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舞台形象,将经典的舞蹈动作搬上舞台。就像人们一想到孔雀就想起杨丽萍的舞蹈一样,想到凤凰就能想到舞剧《凤凰》,历时两年多,《凤凰》终涅槃。

(美图来袭,请翻转手机看大图)

  《凤凰》的舞美采用写意的风格进行设计布局。丰富的色块构图和极具想象力的抽象概念相结合,刨开了繁枝末节,用最美的形式将最核心的价值传递给观众。舞台灯光则是在营造氛围的基础上,加大了景深的力度,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视觉布局,展现出以湘西元素为特征的、简洁的、深刻的审美效果。纵观《凤凰》所有艺术手段的调度,始终在用坚定的节奏、壮丽的色彩、昂首的姿态和灿烂的光影塑造着一个民族筚路蓝缕走向永生的传奇。《凤凰》所歌颂的民族精神,折射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由涅槃实现重生的伟大征程。

图1-5  民族画报 滕俊摄

图6-8  民族画报 康梦婷摄

图9-10  民族画报 赵利摄

图11-15  执委会宣传部 王全福摄

中国民族报  记者/安宁宁  实习生/黎竹




【来源: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会刊  

监制/李建辉;统筹/黄维;责任编辑/麻绍辉、石胜龙、马丽、孙蓓;文字:张谨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